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受到物理、化学、生物或未知因素的严重破坏,导致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衰竭的疾病。一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根据对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为0.14/10万人口。它可以发生在所有年龄组,但在青壮年中更常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主要症状:
1.骨髓出血多见于脂肪性骨髓基质。
2.血浆渗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存在血浆渗出和浆液性炎症,导致骨髓骨质疏松和造血细胞间纤维蛋白的血浆成分,导致造血细胞核浓缩、溶解和破裂。
3.骨髓发育不良是由全身红髓总体积减少引起的。如造血细胞相对体积在9%以下为极低增殖,10% ~ 20%为低增殖,25% ~ 36%为活跃增殖,37%以上为活跃增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三种细胞系的血象均降低,而脂肪细胞增加。在造血细胞进行性减少的过程中,骨髓可发生局灶性增生。
4.淋巴细胞萎缩,脾脏减少。
5.无效的红细胞生成和无效的血红素成分减缓再生障碍性贫血增殖部位的骨髓代偿,可能是无效的红细胞生成。
6.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细胞增殖,尤其是在增殖极低的骨髓中。
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并做好防治。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第一,遗传因素,对于疾病来说,这是一定的遗传因素,直接或家族遗传。
第二,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和物理辐射会引起疾病。由于生活中许多有毒物质的存在,它们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组织,影响正常的造血组织,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并损伤染色体。
第三,辐射的影响会对人体血液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会导致造血功能下降,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四,医疗药物并不都是治疗疾病的节能药物,有时它们会使人感染病毒。在患者发病之前,经常会有一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病毒入侵。它会抑制造血干细胞的产生,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
以下几点是相关专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的介绍:
1.药物和化学品:这些是导致疾病的常见因素。药源性疾病的真实发病率很难确定。药物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报告最多的是氯霉素,其次是保泰松。
二是各种电离辐射:能引起疾病的因素不仅仅是化学药物,还有辐射因素,如进入细胞的X射线、R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影响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大分子,损伤DNA和蛋白质。所有细胞都可能受到电离辐射的损害。在骨髓细胞中,红细胞最敏感,其次是粒细胞和巨核细胞。
病毒感染:病毒是生活中最大的细菌,如各种类型的肝炎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等。,这些都会损害骨髓造血并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造血抑制。
免责声明:本文章【什么叫再生障碍性贫血】由网友joyckiss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网友本人,开开保健品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QQ 395997770或作者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