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山医院:打通“堵点”,以更多医学创新成果惠民

2023-05-30 11:00860

顶尖三甲医院如何进一步在创新引领上有所突破?在打造国家级医学中心的道路上,如何联动各方,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拿出造福百姓、引领医学发展的世界级成果?跨越区域乃至城市的多院区发展进程中,如何通过党建凝心聚力,推进多院区发展一体化进程?近期,一场场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调研研讨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围绕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一一列出。

“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中山医院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上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并将主题教育同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相结合,同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性、智慧型现代化医院的愿景相结合。要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在一次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强调。

此次中山医院主题教育涉及院领导班子牵头的12项调研任务,包括高质量党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各调研组奔着一个个问题去,深化调查研究,以进一步推动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当前,医联体建设正走向纵深,如何在多家医院内就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形成共识、凝心聚力谋发展?近日,中山医院医联体党建联盟围绕“学习劳模精神,护佑人民健康”主题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开展主题教育学习交流。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闵行分院,吴淞医院、梅陇院区、徐汇医院等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学科医务专家齐聚一堂。谈及劳模精神时,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医生李全林感慨地说,1992年,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成立,姚礼庆教授作为首任主任、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创始人,开启了中国内镜走向世界的征程。2015年,姚礼庆主动让贤,周平红教授挑起内镜主任一职。“老主任甘当人梯,接任者拼搏奋发,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劳模精神代代相传,以‘一切为了病人’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

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耘介绍,在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医院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穿起来,切实把一个“实”字落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中山医院医联体党建联盟,主题教育还将在医联体单位联动学、主动学、提前学,让优秀党建资源协同优质医疗资源同步下沉,惠及更多民众。

精准赋能,向新而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山医院开展主题教育的核心关键词。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赴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对“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试点推进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樊嘉表示,国家医学中心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是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临门一脚”技术创新的重要推手。在此过程中面临的成本核算、医保准入、市场规范、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培训等发展难题亟待解决,中山医院将进一步理顺医学创新全链条,打通医学创新中的“堵点”,让更多医学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广大患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此前前瞻布局基础上,今年,中山医院将以“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国家试点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启动“复杂疾病演进的时空整合组学研究”项目等,引领打造“医、研、产”闭环模式的医学创新范式,推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效能,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唐闻佳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章【中山医院:打通“堵点”,以更多医学创新成果惠民】由网友joyckiss2000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网友本人,开开保健品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QQ 395997770或作者进行删除。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三位院士领衔,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揭牌
近日,由葛均波、陈义汉、黄荷凤三位院士牵头的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式揭牌。该实验室的成立将为上海的医学发展增加新的引擎和动力,标志着我国心血管病医学研究迈向了新的高度,也为解决心脏疾病这一全球性难题注入了强大的科研力量。活动当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

0评论2024-02-22149

肺癌脊柱转移免疫治疗有新策略,中山医院与上大团队研发出新型纳米颗粒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董健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9.4)在线发表研究成果。该团队联合上大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搭载肿瘤代谢调节多肽R7的缺陷态氧化钼纳米颗粒。这种纳米药物通过联合声动力治疗和糖酵解调节作用,成功重塑了免疫抑制微环境,显著增强了肺癌脊柱转移的免疫治疗效果。肺癌作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晚期患者常常面临骨转移的严

0评论2024-02-19171

中山医院再获新突破!国际上首次报道急性主动脉壁间血肿预后的关键影像学特征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也常被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约占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20%左右。一般因主动脉壁中层滋养血管破裂出血后形成血肿。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性疼痛。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疾病较少致命,通常推荐药物保守治疗。但是,越来越多的病例报告显示,主动脉壁间血肿进展为主动脉夹层的概率为47%,导致主动脉破裂的风险为45%,只有10%左右的患者保守治疗后好转。这

0评论2024-01-26113

铁死亡新发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现诱导癌症铁死亡最新机制
导读:伊马替尼(IM)显著改善了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预后,但部分患者仍存在原发性IM耐药,约半数患者在治疗后2年内出现获得性耐药,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12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在线发表题为“Imatinib induces ferroptosis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by

0评论2023-12-20136

中山医院同质化管理运营,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今日正式开业并义诊
10月22日上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质化管理运营的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梅陇院区)正式开业,并开展“医心向党、健康为民、敬老爱老、情暖重阳”重阳节大型义诊活动。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位于闵行区梅陇镇,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000张,是上海市政府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建设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申康医院

0评论2023-10-22122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教授荣获“第八届五洲女子科技奖”
2023年9月1日,“第九届中国女医师大会”暨“第八届五洲女子科技奖表彰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我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教授荣获“第八届五洲女子科技奖·医务(卫生)管理科研创新奖”。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是经科技部批准、国家奖励办备案的第一个女医务工作者终身荣誉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为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女医务工作者,激励更多女性投身医学科学事业,推动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0

0评论2023-09-04121

女人漏尿怎么治疗吃什么药?合肥中山医院怎么治疗尿失禁
一打喷嚏就漏尿、尿频尿急憋不住尿、子宫脱垂、阴道漏气、便秘、性交疼痛等,尿失禁问题常常影响着很多女性的生活。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撑托着盆腔脏器(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从而维持盆腔脏器正常位置,并参与控尿、控便、性功能等多项生理活动。若各种原因导致盆底组织支撑结构的薄弱,则会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有哪些呢?1、尿失禁:在大

0评论2023-08-31127

【会诊预告】9.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教授秦立模来院领衔会诊,预约开始啦!
【会诊预告】9.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教授秦立模来院领衔会诊,预约开始啦!又到开学季,然而还有不少家庭孩子的皮肤白斑问题,依旧未能得到解决!孩子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父母关心的头等大事!解决儿童白癜风问题刻不容缓!9月2日(本周六)上海健桥医院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立模教授来院会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方案,助力青少儿高效祛白,开开心心上学!上海三甲名院40余年高年资专家介绍秦立模主任医师

0评论2023-08-29177

中国医师节之际,中山医院医生共话心目中的“好医生”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为凝聚发展共识、坚守医者初心、表彰先进典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昨举行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医务人员共聚一堂话初心、谈使命。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陆韬宏代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向中山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并表示,中山医院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他同时谈到,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的需求更多元,对更高水平医疗卫

0评论2023-08-1981

复旦中山医院舒先红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因心超”
基因心超年轻人突然倒下,背后隐藏的“无声的杀手”很可能是——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它是导致年轻人猝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如果我们能够提前精准地诊断出这种病症,许多年轻的生命或许能得到拯救。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超室舒先红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心血管病学术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 - Cardiovascular Imaging》上发表研究成果——基因心超显著提高遗传性肥厚型

0评论2023-08-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