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揭牌成立!房静远任学院院长

2023-05-19 09:001050

为进一步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双一流”建设,促进交大医学院在临床专科领域的高质量发展,5月18日,“协作 · 创新 · 共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学术论坛暨消化科学院揭牌成立仪式举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十大高发肿瘤中,有三个都与消化系统有关——食道癌、胃癌和大肠癌。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在讲话中提到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医学院的消化病学学科整体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很好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成立,主要是要整合综合性医院的优质资源,在专科领域上形成优势;发挥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新医科”建设上形成优势;立足医学院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优势,打造创新平台,在顶尖人才培养上形成优势。学院将整合各附属医院的消化病学学科力量,依托上海交通大学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优势,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学科交叉,持续提升医学院消化病学学科的综合水平,打造一流的临床专科标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宣读关于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的决定和院长、副院长名单。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房静远任学院院长,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陆伦根、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邹多武任学院副院长。

现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院长夏强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成立揭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为消化科学院院长房静远颁发证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施建蓉为消化科学院副院长邹多武、陆伦根颁发证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郑俊克主持成立仪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沛、赫捷发来视频,祝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的成立。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消化科学院不断探索和构建高水平专科发展新模式,引领若干专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消化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及其癌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都亟需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创新。交大医学院在消化疾病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筛诊治等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前瞻性的研究和实践性的举措。在新一轮战略规划布局中,交大医学院将在夯实学科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各附属医院优势力量和特色资源,布局建设专科学院。

成立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附属瑞金医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新华医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附属儿童医院、附属同仁医院和附属松江医院(筹)消化科代表上台共同启动院徽发布。

消化科学院院长房静远在介绍交大医学院消化科学院的建设规划中提到,消化科学院将面向国际前沿和人民健康需求,紧密围绕消化疾病领域防治的重大临床研究、诊疗、前沿理念和共性技术问题,重点开展有组织、大规模联合科研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推动医工、医理等跨学科交叉;着力开展人工智能、微生物组学等领域科学研究,力争产生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临床技术突破。通过充分整合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系统资源,建设融医、教、研为一体的专科学院,构建高水平学科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和科研创新、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引领我国消化学科的发展。

据悉,交大医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医学关键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和联合攻关,先后成立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上海市病毒研究院、松江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院、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以及医学装备和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平台。此次消化科学院的成立也意味着,医学院消化学科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今后将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为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新发展贡献交医智慧和上海方案。

成立仪式后,现场举行了“协作、创新、共赢”高峰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分别围绕中国消化道癌早筛早诊早治八年体会、夯实“三基”教育培养卓越医生、细菌与抗肿瘤免疫等主题做了专题报告,共话消化病学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最新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揭牌成立!房静远任学院院长】由网友joyckiss2000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网友本人,开开保健品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QQ 395997770或作者进行删除。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揭牌!
高地建设引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争创三级甲等医院,不断满足松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范先群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对附属松江医院揭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大家庭的一员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当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在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和医学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松江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合作共建附属松江医院和松江研究

0评论2023-12-29127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正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脱“筹”成功!记者昨晚从松江区中心医院了解到,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松江区中心医院已正式列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脱“筹”之后,中心医院将充分发挥“区校共建、院校融合”体制机制优势,全面提升松江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更优质、更高效地服务于百姓健康。2018年12月,松江区委区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签署《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

0评论2023-12-16119

首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文:肿瘤微环境促进胃癌发展新机制
导读:INHBB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认可。胃癌(GC)微环境中的潜在机制仍未得到充分探索。10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军教授等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题为“Paracrine activin B-NF-κB signaling shapes an inflammatory tumo

0评论2023-10-2217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研究团队发表DNA储存重要成果
近日,分子医学研究院樊春海、左小磊团队在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Data Storage using DNA》的重要综述论文。该论文系统阐释了DNA作为下一代数据存储介质的新原理、新概念及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对DNA数据存储领域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近年来,全球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已给传统存储技术(光盘、硬盘等)带来巨大挑战。在医疗领域,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一个

0评论2023-10-179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科学院揭牌成立
为进一步对接“健康中国”战略,聚焦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深化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建设,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科领域的高质量内涵发展,构建高水平专科发展新模式,2023年9月28日,“协作 创新 共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科学术论坛暨骨科学院成立仪式在医学院顺利举行。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党委副书记赵文华、施建蓉,副院长郑俊克等医学院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贵兴,中国科学

0评论2023-09-2814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一工作人员被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保障处科员、助理工程师顾晓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纪委纪律审查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0评论2023-06-29107

最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现治疗胃癌新策略
6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人员在《Nature 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名为“HNF4A-BAP31-VDAC1 axis synchronously reg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ferr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的文章,研究人员发现了治疗胃癌的新策略。https://www.nature.co

0评论2023-06-11113

《柳叶刀-儿童青少年健康》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专辑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发布
先天性心脏病,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国,都是疾病负担排名首位的出生缺陷疾病。减少先心病死亡对于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数量最多、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心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心病年死亡人数下降79%,标化死亡率下降65%。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先心病领域的发展,用科学的证据来共同应对中国先心病面临的挑战,探索将来发展的方向,

0评论2023-06-09104